喜乐在线登录网址

喜乐app官方入口

菲天品牌過濾袋


主頁 > 信息資訊 > 行業新聞

不同材質濾袋處理粉塵的程度不同

日期:2023-03-27    發布人:杭州菲天   閱讀量:0

不同材質濾袋處理粉塵的程度不同

 

在濾料纖維的過濾機理中,如擴散、重力、慣性碰撞、靜電等作用對粉塵層都是存在的,但主要的是篩分作用。 在袋式除塵器開始運轉時,新的濾袋上沒有粉塵,運行數分鍾後在濾袋表麵形成很薄的塵膜。由於(yu) 濾袋是用纖維織造成的,所以在粉塵層未形成之前,粉塵會(hui) 在擴散等效應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粉塵在纖維間的架橋現象。除塵布袋纖維直徑一般為(wei) 20-100μm。針刺氈纖維直徑多為(wei) 10-20μm。纖維間的距離多為(wei) 10-30μm,架橋現象很容易出現。架橋現象完成後的0.3-0.5mm的粉塵層常稱為(wei) 塵膜或一次粉塵層。在一次粉塵層上麵再次堆積的粉塵稱二次粉塵層。

 

平紋織物濾布本身的除塵效率為(wei) 85%-90%,效率比較低。但是在濾布表麵粉塵附著堆積時,可得到99.5%以上的高除塵效率。因而有必要在清除粉塵之後,使濾布表麵殘留0.3-0.5mm厚的粉塵層,以防止除塵效率下降。問題在於(yu) 除塵器運行過程中如何完成使第一次粉塵層保留,而僅(jin) 僅(jin) 清除第二次粉塵層,這個(ge) 問題對設計製造廠來說既是技術問題,又是一種處置經驗。因此可以說袋式除塵器的曆史,就是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曆史。基於(yu) 粉塵層對效率的影響,所以在粉塵層剝落部分除塵效率就急劇下降;同時,由於(yu) 壓力損失減少,煙氣就在這部分集中流過。因此,幾秒後濾布表麵又形成了粉塵層,除塵效率又上升了,即每一清除周期可排出一定量的粉塵。

 

另外,采用非織布型針刺氈作為(wei) 濾布,一般可采用1.5-2.5mm厚度,這一層相當於(yu) 前所述及的一次粉塵層,它存在於(yu) 濾布的內(nei) 層。

 

煙氣與(yu) 粉塵從(cong) 除塵濾袋表麵滲透穿過,同時用某種方法來清灰灰塵,前述的兩(liang) 種作用取得平衡後,在濾布的內(nei) 層(毛氈型)就形成了厚度為(wei) 0.5-0.7mm,由灰塵和濾布纖維交纏而成的層,這就稱為(wei) 內(nei) 層過濾層,相當於(yu) 前述平紋織物的一次過濾層。然而煙氣重新在濾布表麵上堆積而成為(wei) 二次粉塵層。這樣內(nei) 過濾層同纖維交織在一起,與(yu) 二次粉塵層相比其性質大為(wei) 不同,所以清除的僅(jin) 僅(jin) 是二次粉塵層,內(nei) 過濾層就易於(yu) 完全保留,因而清除粉塵後的除塵效率就不會(hui) 下降。 粉塵在濾布上的附著力是非常強的,當過濾速度為(wei) 0.28m/s時直徑10μm的粉塵粒子在濾料上的附著力可以達到粒子自重的1000倍,5μm的粉塵粒子在濾料上的附著力可以達到粒子自重的4200倍。所以在濾袋清灰之後,粉塵層會(hui) 繼續存在。粉塵層存在的,使過濾過程中的篩分作用大大加強,過濾效率也隨之提高。粉塵層形成的篩孔比濾料纖維的間隙小得多,其篩分效果顯而易見。

 

粉塵層的形成與(yu) 過濾速度有關(guan) ,過濾速度較高時粉塵層形成較快;過濾速度很低時,粉塵層形成較慢,如果單純考慮粉塵層的過濾效果。過濾速度低未見得有利的。粉塵層繼續加厚時,須及時用清灰的方法去除,否則會(hui) 使阻力過高,或者粉塵層的自動降落,從(cong) 而導致粉塵間的“漏氣”現象,降低捕集粉塵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