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刺非織造布的工業(ye) 化生產(chan) 是20世紀80年代實現的,其原理與(yu) 針刺法相似,所不同的是將鋼針改為(wei) 極細的高壓水流,利用水流的穿刺力使纖維網中的纖維相互滲透纏結。水刺法加工工藝的主要優(you) 點是:工藝較簡單,產(chan) 品中無黏合劑,無環境汙染;纖維不受損傷(shang) ,產(chan) 品不起毛、不掉毛、不含其他雜質;產(chan) 品吸濕、柔軟,外觀與(yu) 性能接近於(yu) 傳(chuan) 統的紡織品,手感和懸垂性好等。
因此,水刺技術起步較晚,但發展極為(wei) 迅速,有人將其喻為(wei) 21世紀非織造布工業(ye) 的一顆生機勃勃的明星。
(1)水刺原理
水刺工藝與(yu) 針刺法十分相似,隻是利用高壓水柱形成的“水針”,取代針刺工藝中的鋼針起穿刺作用,工藝原理如圖3-38所示。纖維網由托網簾輸入水刺區,當一股極細的高壓水柱經水刺頭、水針板垂直地射向被托持在金屬網簾上的纖維網時,受到這股水柱衝(chong) 擊的一根或一束纖維便受到“水針”的作用而向下運動,纖維在水力作用下從(cong) 表麵被帶到網底,使纖維網中部分纖維之間發生相互滲透纏結作用而得到加固。當水針穿過纖維網射到托網簾後,又形成不同方向的反射作用,在水柱反彈到纖維網反麵時,纖維網又受到了多方位水柱的穿刺,因而在整個(ge) 水刺過程中,纖維網中的纖維在從(cong) 正麵直接衝(chong) 擊的水針和從(cong) 反麵托網簾水柱的反彈穿插的雙重作用下,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無序纏結。如果有很多股水柱在纖維網整個(ge) 寬度上同時垂直地向纖維網噴射,通過控製噴射的時間,同時托持纖維網的金屬網簾連續不停地輸送,則纖維網便得到機械加固形成水刺氈。
(2)水刺工藝
水刺工藝流程一般為(wei) :纖維成網-,預濕-正反麵多道水刺加固-(花紋水刺)脫水(預烘幹)一後整理(印花、浸膠、上色、上漿等)幹燥定型分切—卷繞一包裝,如圖3-39所示。
纖維可釆用幹法梳理成網、氣流成網、濕法成網、紡絲(si) 直接成網和熔噴成網,其中以幹法梳理成網應用最多、最普遍,其次是氣流成網和濕法成網°纖維網定積重量一般為(wei) 24〜500g/m2o
水刺加固工藝過程如圖3-40所示。
(3)水刺濾料特點及應用
水刺濾料在加工過程中纖維受到的機械損傷(shang) 較針刺濾料要低,所以在同等克重下,其強力高於(yu) 針刺濾料。
由於(yu) 水針為(wei) 極細的高壓水柱,其直徑較針刺氈製作時所用刺針要細,所以水刺氈幾乎無針孔,表麵較針刺氈更光潔、平整,從(cong) 而過濾效果性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