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為(wei) 精巧的人工操作的氣泡點測孔裝置如圖4-16所示。用該裝置可測量出以下參數:最大孔直徑;最小孔直徑;平均流量孔直徑;孔的尺寸分布。
該試驗包括濕試驗和幹試驗。進行每個(ge) 試驗時,都要按一定時間間隔記錄下流速與(yu) 壓力的關(guan) 係。首先,對濕透的試樣進行濕試驗。試驗中要連續增加壓力,直至濾布孔隙中的液體(ti) 都被排幹;此後曲線進入了直線,如圖4-17所示。
圖4-17所示為(wei) 在單個(ge) 試樣上完成的濕、幹試驗的流速與(yu) 壓力的關(guan) 係曲線。濕試驗曲線在進入孔隙中液體(ti) 全排出後,就成了直線。這時要將空氣壓力降至零,並對仍在保持器中的已經幹了的試樣進行幹試驗。根據記錄下來的流量速率值和壓力值,便繪製出了幹試驗曲線。該曲線為(wei) 一直線;當壓力達到某一值之後,幹試驗曲線(直線)有一段便與(yu) 濕試驗曲線的直線部分相重合;然後,試驗繼續下去,直至壓力達到最大允許值為(wei) 止。
濕試驗曲線開始離開圖4-17橫坐標的那個(ge) 點所對應的壓力,近似於(yu) 氣泡點壓力,根據此壓力,便可算出最大等效孔直徑。同樣,濕、幹試驗曲線的會(hui) 聚點的壓力,與(yu) 計算最小等效孔的直徑所用壓力相對應。
在圖4-17中有一條用虛線表示的“半幹試驗”曲線。該虛線是這樣得到的:簡單平分每一個(ge) 幹試驗流量速率的值,即能給出。虛線與(yu) 濕試驗曲線的交點處的壓力值,就是用來計算平均流量孔徑的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