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(chuan) 統的重力沉澱裝置的分離對象是密度小、強度弱、形狀不定的絮團狀粒子群。由於(yu) 這類粒子群的性狀不穩定,加之沉澱槽內(nei) 的流況很複雜,所以很難實現高效分離。但是下麵介紹的迷宮式固液分離裝置,其原理明顯有別於(yu) 傳(chuan) 統的重力沉澱,因此極大地提高了分離的效率和精度。
首先說明迷宮裝置的原理。液流中的粒子受到重力、流體(ti) 阻力、慣性力及摩擦力等外力的作用,而傳(chuan) 統的重力沉澱法,隻以重力為(wei) 分離的推動力,所以是在層流狀態下進行分離的靜態固液分離法。而迷宮式固液分離法,卻是以重力、流體(ti) 阻力、慣性力等外力為(wei) 分離的推動力,所以是合理的動態固液分離法。
迷宮式流路如圖6-4所示。在傾(qing) 斜平板之間的流路上,安裝著具有一定高度,一定節距的翅板。液流在傾(qing) 斜板和翅板之間流動,便實現了高效率、高精度的固液分離。
迷宮式流路的流動圖形由3部分組成,如圖6-5所示。第一部分是主流路中的層流平行流;第二部分是翅板後麵的渦流,它產(chan) 生於(yu) 主流路與(yu) 翅板凹處交界的地方;第三部分是處於(yu) 翅板凹處的,以極低速度旋轉的層流循環流。
進入迷宮流路的固體(ti) 粒子,經過以下過程實現分離:
(1) 固體(ti) 粒子中有一部分進入層流的平行流中,另一部分進入翅板後的渦流中;
(2) 處於(yu) 層流的平行流中的粒子,在重力作用下,有一部分被輸送到翅板後的渦流中;
(3) 在上麵的過程中,輸送到翅板後渦流的絮團,隨著翅板後渦流的運動,而有一部分絮團被輸送到翅板凹處內(nei) 循環流的最外周。
(4) 送到翅板凹處最外周的絮團,隨著循環流的回轉運動而被輸送到翅板凹處的底壁麵的近旁。在絮團之間的相互接觸作用下、絮團與(yu) 壁麵的接觸作用下以及重力的作用下,使絮團迅速地沉澱在底壁麵上,從(cong) 而實現了分離。
其他人也搜索了:覆膜精密過濾袋
返回濾袋網